提供最新消息
最近聽了Chris Williamson的播客,探討現代男性成長的挑戰,感觸頗深。現代男性不僅承擔社會與自我的高期待,還需面對與伴侶的溝通、深度參與家庭,以及敞開內心的重重考驗。以下這段話尤其觸動我:
“你希望能敞開心扉,而不被評判。你希望相信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,但不會因此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夠好。你希望痛苦被看見與理解,但不被憐憫或輕視,顯得軟弱。你希望追求遠大目標,但即使失敗也不會感到不足。這就是有覺知的男人在當今世界努力前行的挑戰。”
這種內心掙扎,是「抱負」與「同理心」的複雜交織。男人渴望被愛是因為「他們本身」,而非他們的成就。他們希望被支持,卻不希望因此感到有缺陷。這種「我能更好,但我已足夠」的矛盾,是許多男性的共同心聲。
我想,每個男人都渴望聽到伴侶說: 「我知道你可以更好,但你現在已經足夠了。即使你停留在當下,我也會在你身邊。你將會很出色,但你不必非得卓越,我會一直陪著你。」
這句話的力量超乎想像。它為男人提供了一個安全基礎,讓他們能勇敢追求無限可能,同時擁有被無條件接納的底氣。Sturgil Simpson的母親曾說:「孩子,我不在乎你是否成功,因為你在我心中已是第一。」這種「抱負與同理心」的融合,正是支持男性時最需要的態度。
播客摘錄翻譯 男人希望追求高目標,但即使未達成也不想覺得自己不夠好。 男人希望痛苦被看見與理解,但不希望被憐憫或輕視,顯得軟弱。 男人希望相信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,但不希望因此覺得現在不足。 男人希望能敞開心扉,而不被評判。 男人希望被支持,但不希望因此被視為有缺陷。 男人希望被愛的是「他們本身」,而非他們的作為。
簡單來說,將啟發與同理心融合並非易事。甚至可以說,將抱負與同理心結合是一大挑戰。每個男人心中都在問:如何設定高遠目標,激發潛力,但即使明天尚未達成,也不因此感到自卑?
對自我接納與高表現的渴望,在男人心中常產生衝突。有些男人只有驅動力與目標,卻缺乏反思;有些則沉浸於內省,卻缺乏外在追求。但大多數男人渴望的,是自信的鼓勵與理解的支持並存。
然而,這兩者難免衝突。每個男人都希望聽到:「我知道你可以更好,但你現在已足夠。即使你停留在當下,我也會在你身邊。你將會很出色,但你不必非得卓越,我會一直陪著你。」若你是男人身邊的親密之人,能說出這句話,會有多少男人真正聽過呢?
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起點,去開啟對無限可能的追求呢?Sturgil Simpson的母親在歌中說:「孩子,我不在乎你是否成功,因為你在我心中已是第一。」這種結合抱負與同理心的態度,正是我們面對男性挑戰時所需的。
我們常談論女性的挑戰:她們情感豐富、難以捉摸,言語背後的真意難辨;有時被動攻擊,有時強勢主導。但對男人來說,這也是重大議題。作為男人,你需要承認這一點,對自己和身邊的人坦誠。因為若你既有遠大目標又愛自省,你是很難被應對的。而這正是《Modern Wisdom》大多數聽眾的特質——YouTube上約80%,音頻平台約70%。
若你不願自省,怎會聽我談論情緒、感受、正念與覺悟?但同時,那些「硬核拼命、突破極限」的內容,也讓你無法不追求高目標。我雖不認識你,但能推斷你既有抱負又愛自省。
這就是「落地」的時刻。你希望被支持,但不希望因此覺得有缺陷;希望敞開心扉而不被評判;希望相信自己能更好,但不因此否定現在;希望痛苦被理解,而不被憐憫;希望追求目標,但失敗也不會自卑。這就是有覺知的男人在世上奮鬥的挑戰。
你明白自己想實現許多事,但不想忽略當下。你知道與世界的連結重要,但過度連結可能限制成果。成果重要,但並非一切。這種對自我接納與高表現的渴望,在男人心中形成衝突。
我們能對自己說這些話嗎?也許能。但若生命中的人多對我們說這些話,我們的驅動力或許不會如此強烈。所以,繼續努力、繼續前行。但若你是男人身邊的親密之人,請對他說:「我知道你可以更好,但你現在已足夠。即使你停留在當下,我也會在你身邊。你將會很出色,但你不必非得卓越,我會一直陪著你。」
Tinmen的George分享了一個數據:91%的中年男性自殺者在自殺前曾尋求過幫助,如援助熱線或心理健康資源。「男人需要敞開心扉」的說法似乎無效。為何?或許我們不懂男人敞開心扉時真正需要什麼;或許他們難以找到合適語言表達需求。僅僅「尋求幫助」並不等於能有效利用。某程度上,男人自身也有責任,但現有方式顯然沒奏效。
有沒有更健康的方式,以「同理心啟發」男人?這正是我們追求的:接納缺陷,同時懷抱願景。這是一種矛盾。「你已足夠,但你能更好」「我愛現在的你,即使你更出色我也會愛你,但我知道你想追求卓越。」這很難處理。
男人需認清這內心衝突。對女性而言,若你以「溺愛」方式照顧男人,你或許不適合這類有抱負又自省的男人。但從功利角度,女性需要有成就的男人。數據顯示,女性失業不影響離婚率,但男性失業則使離婚風險增33%。支持你生命中的男人,符合你的利益。而這需要「充滿同理心的啟發」。
你對這些想法有共鳴嗎? 不妨與伴侶分享你的感受與需要,或對他/她說:「我知道你可以更好,但你現在已足夠。即使你停留在當下,我也會在你身邊。你將會很出色,但你不必非得卓越,我會一直陪著你。」
資料原文: 亞洲新聞稿聯綱: https://www.pressasia/content/24/專題:男性心聲:抱負與脆弱的交織
TEDPAGE是一個致力於分享科技(Technology)、娛樂(Entertainment)與設計(Design)領域最新資訊與深度思考的開放平台。我們秉承「傳播有價值思想」的理念,為全球華語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演講內容、專業分析和前沿資訊。
自成立以來,TEDPAGE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思想家、創作者和實踐者的精彩分享。我們的內容涵蓋人工智能、數位創新、表演藝術、產品設計、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,旨在激發創意、促進對話並推動正面改變。
與傳統的TEDTalk不同,TEDPAGE更加注重本地化和社群互動。我們不僅精選全球優質TED內容並提供繁體中文翻譯,還積極發掘華語世界的優秀講者和創新故事,為他們提供展示平台。我們的團隊由來自科技、媒體和學術界的專業人士組成,確保內容的深度與廣度。
TEDPAGE採用多媒體形式呈現內容,包括主題演講視頻、深度文章、專訪報導和互動討論。無論您是行業專家、創意工作者還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學習者,都能在這裡找到啟發與靈感。
我們相信想法的力量可以改變態度、生活並最終改變世界。TEDPAGE致力於成為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之一,連接全球智慧,激發本地創新。
我們整理了常見問題與解答
TEDPAGE是一個獨立平台,專注於服務華語觀眾,我們不僅精選全球TED內容,還積極發掘本地講者和創新故事,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形式和更深入的本地化視角。
我們定期開放講者申請,您可以通過網站提交您的演講提案。我們的團隊會評估提案內容,若符合平台方向,將與您聯繫後續合作事宜。
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支持我們:成為贊助商、捐款支持、參與志願者翻譯工作,或簡單地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我們的內容,幫助擴大影響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