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供最新消息
立法會殿堂上,一句「臘腸算不算預製菜?」的戲謔反問,暴露了官員對民生關切的輕慢。謝展寰局長以「國際無統一定義」為由,拒絕規管預製菜標示,實乃以虛代實的卸責之辭。
▎定義之爭,難掩知情之需
謝局長若將傳統醞製的「臘腸」與工業化生產的「即食咖喱」混為一談,猶如將「未榨汁生果」等同於「濃縮還原果汁」。事實上,內地市場監管總局早在2023年已明確定義:預製菜是「以食用農產品等為原料,經工業化預加工,加熱或熟制後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」。此定義精準捕捉預製菜的核心特徵—— 工業化預加工與需二次加熱。消費者豈能無權知悉:餐盤中的菜肴來自廚房還是工廠?
▎規管非不能,實不為也
「定義困難故不應規管」之說,實為倒果為因。若依此邏輯,現行所有食品標示制度也可廢除。內地已將預製菜分為「即食、即熱、即烹、即配」四類,歐盟亦對不同加工度食品實施分級標示。香港作為國際都市,何以不能參考?所謂執行困難,不過是業界抗拒透明的託詞。現有《食物及藥物(成分組合及標籤)規例》稍加擴展,即可涵蓋預製菜標示,何難之有?
▎安全風險豈容模糊
部分預製菜保質期長達一年以上,其添加劑使用(如亞硝酸鹽)與反覆加熱導致的營養流失問題,與新鮮烹製菜肴存在實質差異。謝局長稱「標示無助安全」,猶如說「藥品成分已標,故無需區分處方與成藥」—— 殊不知資訊透明才是風險管理的基石。消費者步入食肆,有權根據自身健康狀況(如高血壓患者需控制鈉攝取)做出選擇。
▎與其詭辯,不如務實推進
與其糾纏「臘腸是否算預製菜」的文字遊戲,不如務實推行三軌並行:第一,分級標示區分「中央廚房製作」與「現場烹製」;第二,優先規管學校、醫院等集體供餐場域;第三,參考中國大陸《預製菜生產許可審查通則》,建立本地化標準。若繼續縱容商業利益凌駕公眾知情權,香港「美食之都」的美譽,恐將在模糊標示中逐漸鏽蝕。
「臘腸算不算預製菜?」—— 問政當以民生為本,而非淪為詞藻遊戲。謝局長還記得為誰把關嗎?
資料原文: 亞洲新聞稿聯綱: https://www.pressasia/content/17/香港政府謝局長:臘腸算不算預製菜?
TEDPAGE是一個致力於分享科技(Technology)、娛樂(Entertainment)與設計(Design)領域最新資訊與深度思考的開放平台。我們秉承「傳播有價值思想」的理念,為全球華語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演講內容、專業分析和前沿資訊。
自成立以來,TEDPAGE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思想家、創作者和實踐者的精彩分享。我們的內容涵蓋人工智能、數位創新、表演藝術、產品設計、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,旨在激發創意、促進對話並推動正面改變。
與傳統的TEDTalk不同,TEDPAGE更加注重本地化和社群互動。我們不僅精選全球優質TED內容並提供繁體中文翻譯,還積極發掘華語世界的優秀講者和創新故事,為他們提供展示平台。我們的團隊由來自科技、媒體和學術界的專業人士組成,確保內容的深度與廣度。
TEDPAGE採用多媒體形式呈現內容,包括主題演講視頻、深度文章、專訪報導和互動討論。無論您是行業專家、創意工作者還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學習者,都能在這裡找到啟發與靈感。
我們相信想法的力量可以改變態度、生活並最終改變世界。TEDPAGE致力於成為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之一,連接全球智慧,激發本地創新。
我們整理了常見問題與解答
TEDPAGE是一個獨立平台,專注於服務華語觀眾,我們不僅精選全球TED內容,還積極發掘本地講者和創新故事,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形式和更深入的本地化視角。
我們定期開放講者申請,您可以通過網站提交您的演講提案。我們的團隊會評估提案內容,若符合平台方向,將與您聯繫後續合作事宜。
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支持我們:成為贊助商、捐款支持、參與志願者翻譯工作,或簡單地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我們的內容,幫助擴大影響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