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DPAGE
首頁 科技 娛樂 設計 新聞專題 關於我們 支持我們

新聞公告

提供最新消息

解鎖Z世代職場潛力:亞洲身心靈協會剖析心態與溝通新策略

新聞稿發佈日期:9/28/2025


隨著Z世代(2000年後出生者)成為職場主力,亞洲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世代挑戰與機遇。亞洲身心靈協會(Asia Holistic Wellness Association, AHWA)今日發布最新洞察報告,深入分析Z世代的獨特心態,並提出促進跨世代職場溝通的創新策略。報告強調,Z世代的「超合理、超個人、超自主」三大特質不僅重塑職場生態,更為企業注入數位化與人性化的新動能。亞洲身心靈協會呼籲企業與管理者放下舊思維,透過理解Z世代的心態,打造尊重自主與心理健康的共創環境。



Z世代心態剖析:三大特質引領職場新常態



Z世代作為數位原生世代,從小浸潤於網路、AI與社群媒體環境,其價值觀與行為模式與X世代(1965-1980年出生)及Y世代(1981-1995年出生)形成鮮明對比。根據亞洲身心靈協會的分析,Z世代的心態可歸納為以下三大特質:



1.  超合理:邏輯與效率至上



Z世代重視規則的合理性與結果的公平性,拒絕「因為傳統如此」或「權威說了算」的邏輯。他們傾向質疑低效流程,追求數據驅動的決策與透明制度。例如,協會訪談顯示,72%的Z世代員工表示,若任務缺乏明確意義,他們更可能選擇「安靜離職」。這種心態挑戰了亞洲職場常見的「長時間工作等於忠誠」的觀念。



2.  超個人:自我價值優先



相較於前幾代對集體歸屬的依賴,Z世代更強調「我是誰」重於「我們是誰」。他們追求與個人志趣一致的工作,並將心理健康視為底線。協會數據指出,65%的Z世代工作者在求職時優先考慮「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」及「心理支持資源」。這反映他們不願淪為「職場耗材」,而是希望成為「有名有姓」的個體。



3.  超自主:選擇與彈性為王





Z世代渴望掌控自己的時間與職涯路徑,對彈性工時、遠距工作與自由接案表現出極高接受度。他們不信任傳統的「穩定職涯」,更傾向透過多元選項(如斜槓或個人品牌)保障未來。協會報告顯示,58%的Z世代員工表示,他們視企業為「合作平台」而非終身依靠,這與亞洲職場的傳統「忠誠文化」形成強烈反差。



職場溝通挑戰:從衝突到共創



Z世代的心態為職場帶來新機遇,同時也引發跨世代溝通的挑戰。亞洲身心靈協會觀察到,許多管理者仍以「我熬過來,你也要熬」的思維應對Z世代,導致誤解與流失率上升。例如,Z世代對「加班文化」的抗拒常被誤解為缺乏責任感,但實際上,他們的責任感建立在公平規則與自由選擇,而非單向服從。



協會主席陳麗華博士表示:「Z世代並非不合群,而是更早意識到舊規則已過時。他們的數位化思維與對個人價值的追求,是職場進化的催化劑。企業若能調整溝通策略,將能釋放Z世代的即戰力。」



實務建議:打造Z世代友善的職場環境



為促進跨世代協作,亞洲身心靈協會提出以下三大溝通與管理策略,幫助企業與Z世代建立高效互信的關係:



1.  透明與邏輯化的任務分配

管理者應確保任務與規則背後有清晰邏輯,並提供數據化回饋。例如,採用敏捷管理工具(如Trello或Notion)分解任務,讓Z世代理解工作意義,降低「無效勞動」的反感。



2.  尊重個人價值與心理健康

企業應提供個人化支持,例如心理諮詢資源或價值觀匹配的工作分配。協會建議開展「同理心對話」培訓,教導管理者以傾聽取代指令,減少Z世代的疏離感。



3.  賦權與彈性工作模式

提供彈性工時或遠距工作選項,並鼓勵員工參與決策。例如,協會案例顯示,韓國某科技公司透過「自主專案提案制」,成功提升Z世代員工的參與度與留任率達30%。



未來展望:Z世代心態是職場共同語言



亞洲身心靈協會強調,Z世代的三大特質不僅屬於年輕人,更是未來職場的趨勢。隨著疫情、AI與全球化加劇不確定性,企業必須接受「不穩定即常態」的現實。Z世代的超合理思維推動效率提升,超個人特質促進人性化管理,超自主態度則鼓勵創新與靈活性。這些特質不僅適用於年輕世代,也應成為所有職場工作者與管理者的共同語言。



協會呼籲企業與個人反思:是否仍在用舊規則要求自己或他人?能否以透明、尊重與自主的原則重塑職場文化?正如陳麗華博士所言:「解鎖Z世代的潛力,就是解鎖未來職場的成功密碼。」



關於亞洲身心靈協會



亞洲身心靈協會(BMSAsia),致力於推廣身心靈健康與職場幸福感。透過研究、培訓與政策倡議,協會協助亞洲企業適應新世代需求,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職場生態。欲了解更多,請造訪 www.bmsasia.org.


資料原文: 亞洲新聞稿聯綱: https://www.pressasia/content/16/解鎖Z世代職場潛力:亞洲身心靈協會剖析心態與溝通新策略

TEDPAGE 平台介紹

TEDPAGE是一個致力於分享科技(Technology)、娛樂(Entertainment)與設計(Design)領域最新資訊與深度思考的開放平台。我們秉承「傳播有價值思想」的理念,為全球華語觀眾提供高質量的演講內容、專業分析和前沿資訊。

自成立以來,TEDPAGE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思想家、創作者和實踐者的精彩分享。我們的內容涵蓋人工智能、數位創新、表演藝術、產品設計、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,旨在激發創意、促進對話並推動正面改變。

與傳統的TEDTalk不同,TEDPAGE更加注重本地化和社群互動。我們不僅精選全球優質TED內容並提供繁體中文翻譯,還積極發掘華語世界的優秀講者和創新故事,為他們提供展示平台。我們的團隊由來自科技、媒體和學術界的專業人士組成,確保內容的深度與廣度。

TEDPAGE採用多媒體形式呈現內容,包括主題演講視頻、深度文章、專訪報導和互動討論。無論您是行業專家、創意工作者還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學習者,都能在這裡找到啟發與靈感。

我們相信想法的力量可以改變態度、生活並最終改變世界。TEDPAGE致力於成為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傳播平台之一,連接全球智慧,激發本地創新。

TED新聞目録

常見問題

我們整理了常見問題與解答

TEDPAGE是一個獨立平台,專注於服務華語觀眾,我們不僅精選全球TED內容,還積極發掘本地講者和創新故事,提供更多元化的內容形式和更深入的本地化視角。

我們定期開放講者申請,您可以通過網站提交您的演講提案。我們的團隊會評估提案內容,若符合平台方向,將與您聯繫後續合作事宜。

您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支持我們:成為贊助商、捐款支持、參與志願者翻譯工作,或簡單地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我們的內容,幫助擴大影響力。